秦穆公(?—前621年),一作秦繆公,嬴姓,趙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在《史記》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還是繆氏祖宗。
秦穆公繼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芮兩國。扶持晉文公,實現(xiàn)秦晉聯(lián)盟。晉文公死后,聯(lián)盟瓦解,秦晉對抗。后分別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戰(zhàn)(今河南三門峽東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戰(zhàn)(今陜西白水東北)中兩次被晉軍大敗,秦東進的路被晉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nèi)獲得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等賢臣良將的輔佐。還曾協(xié)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于函谷關(guān)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后秦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謚號穆,葬于雍(今寶雞鳳翔東南),殉葬的人數(shù)達一百七十七人?!蹲髠鳌肺墓暝@樣記載“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三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p>
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內(nèi)修國政,外圖霸業(yè),統(tǒng)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崛起。
秦國第一任君主是秦穆公, 他為日后秦國一統(tǒng)六國打下了歷史性的基礎(chǔ)。他的意義在于,通過一系列的對西侵略戰(zhàn)爭,從西戎諸部落那里獲得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并且?guī)状胃深A(yù)晉國的內(nèi)政,把秦國的影響力擴張到了中原。當時,秦族并沒有獲得中原的華夏族的認同。中原諸夏一直是把秦族當成是野蠻人和文明人之間的半成品來看待的。
同時,秦穆公很寬宏大量,他的一匹駿馬走失了,等到找到的時候,已經(jīng)被一群山野平民當成了食物。秦穆公并沒有追究。后來,秦晉大戰(zhàn),秦穆公被晉軍圍困,危在旦夕,當初吃了秦穆公駿馬的山民出來救駕,可謂是德出福反。
但是,盡管秦穆公本人,手下的文臣武將都很有能力,但是卻沒能成為真正的中原霸主,他的霸業(yè)被另一個偉人晉文公阻礙了。秦穆公的悲劇在于他和齊桓公、晉文公、楚成王這些巨人處于同一個時代。秦穆公所立的第一個晉侯夷吾(晉惠公)趁秦國的饑荒大舉入侵秦國;秦穆公所立的第二個晉侯重耳(晉文公),由于能力太過強大,在很快的時間內(nèi)整合了晉國國內(nèi)的力量,并聯(lián)合其他中、小國擊敗了楚成王,成為中原的真霸主。